《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期    下一期

“四点聚力、五育融合”工程构建道桥特色“三全育人”工作格局——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期次:第280期      查看:15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思政工作目标,着力破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实施“四点聚力、五育融合”工程,以聚力与融合协同育人为突破口,跨界整合资源,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育人的工作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实施1个工程

精准实施“四点聚力、五育融合”工程,不断创新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即聚力供需结合,聚力德技并休,聚力工学结合,聚力多元主体,培育过程中全面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及领导力教育的全要素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通过完善、调整人才目标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校企合作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两路精神以及会做事、会创新、会管理的“留得住、靠得住、有后劲”的高素质交通技术技能人才。

(二)打造5个载体

1.育训并举的模块化教学资源库。建立由大师工作室、企业技术骨干、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建设专业群的数字化素材库、专业标准库、课程资源库、生产资源库、虚拟仿真资源库。

2.大师名师工作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要”要求,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思政工作领军人才和技术技能中青年骨干;培育打造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以及成立“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

3.课程思政研究室。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打造课程思政研究室,系统设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在课程标准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将“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到学习任务和评价方案中;在授课教案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4.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站。以建设设和谐校园心理环境、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大学生人格与素质教育为工作核心(主线);以保持学校稳定,加强咨询工作、落实危机干预为保底工作(辅线),主、辅并行、点面结合。精准落实学院、系部、宿舍、班级,寝室“五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及心理讲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社团主题活动、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他们应对压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5.创客空间站。立足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通过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培育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就业服务、终身教育需求为资源建设为着眼点,以创新创业与专业相结合为该类资源建设为抓手,完成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育和资源建设。

二、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1.着力解决丰富全员育人内涵的问题。通过贯彻落实《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推进思政工作“‘四点聚力、五育融合’工程”全面实施,实现了五个转变:由学校单一主体向政行校企多元主体的办学思路转变;由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到德技并修、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兼顾的育人理念转变;由校园封闭式教育教学向面向市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由传统交通土建类专业工学脱节的实习实训向真实环境实际项目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转变;由传统校企合作中冷热不同到“共生共赢、命运共同体式”校企合作机制转变。

2.着力解决全程育人侧重点不协调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融入到系部管理、教育教学各环节,通过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聚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环节,对在校学习、校外实践、顶岗实习、离校就业等育人阶段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整体,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全过程。

3.着力解决全方位育人聚焦不充分的问题。立足全方位育人,提出了面向交通土建类专业全方位“跨界协同”的育人理念。聚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跨界对接,政行校企协同施策,适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全方位推进人才供需匹配;聚力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跨界融合,基于岗位链重构课程链,将思政元素、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有机融合,全链条构建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聚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跨界衔接,将真实生产项目引入教学,全过程强化工学紧密结合;聚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跨界联姻,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全要素健全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文/图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王丹)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12次访问,全刊已有1031432次访问